幸福家庭博览会

29 / 12 / 2024, 星期日
11:00 am - 6:00 pm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 LG/F 李兆基会议中心讲堂 II

免费开放予公众


亚洲家庭高峰会是亚洲区家庭研究联盟为响应联合国宣布的 2024 国际家庭年 30 周年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之一。此高峰会以及其他一系列「赛马会家庭服务专业发展项目」,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策划及捐助的「赛马会智家乐计划」赞助举行。

家庭福祉对推动社会繁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家庭为成员提供支持、帮助和关爱,而在照顾亲人方面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了响应今年的主题「构建幸福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伙伴‧协作.行动」以及四大趋势,大会将再次举办幸福家庭博览会,为各个家庭带来欢乐愉快的一天。

幸福家庭博览会将通过一系列的摊位游戏、舞台表演和工作坊,以有趣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家庭福祉、资讯科技发展、城市化及移民、气候变化和人口变化等四大趋势的认识。博览会旨在帮助家庭理解这四大趋势将对未来 75 年影响深远,更是与家庭福祉息息相关。

四大趋势如何影响亚洲家庭的福祉

资讯科技发展

过去疫情几年间,隔离或居家工作上学加快了资讯科技变革,包括数位平台的扩大使用如Zoom 以及云端运算等相关技术创新的使用。科技被视为可帮助父母和家庭如何协助孩子学习得更有效率的工具。

城市化及移民

为了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很多家庭或个别成员会选择国际迁徙和到城市生活。这样对家庭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个人抛弃原来的社交生活和文化环境,有时甚至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建生活。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家庭福祉产生负面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干旱和洪水使家庭和个人被迫流离失所,影响家庭收入,并增加皮肤病风险。此外,依赖进口高度加工食品和过多肉类的饮食模式,对环境和健康也造成了损害。这些不良因素可导致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威胁家庭的健康和生计。

人口变化

人口变化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化有关。很多家庭正在考虑只生一个孩子或不要孩子。这情况在不久将来给劳动市场带来巨大压力,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保障计画的照顾责任。许多地方的医疗保健系统、退休基金和老年人计划将远远超出其目前的支持范围。

赛马会智家乐计划

「赛马会智家乐计划」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自 2018 年起策划及捐助推行,计划结合跨界别力量,利用资讯科技提升家庭服务效能及鼓励服务创新以促进家庭和谐,并提供培训及服务数据分析,提升业界能力以回应家庭的各种变化及需要。


赛马会智家乐计划:家家智游行

透过网上小游戏及简单问答题,旨在促进参加者及家人一同体验使用资讯科技,并加深大众对家庭幸福的认识,同时推广综合家庭服务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自 1954 年创立以来,一直为东九龙区居民提供不同类型服务,包括:儿童及家庭服务、青年及教育服务、长者照顾服务、残疾人士综合服务、精神健康服务、悦龄服务、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残疾人士发展及共融、环保及绿色生活、社区发展服务、雇员服务顾问等。


气候护肤:紫外线防护

本工作坊旨在透过注册药剂师的讲解,让大众明白气候变化和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透过是次工作坊,参加者可以认识不同的方法保护自己的皮肤,例如:选择合适的护肤产品和中药,减少皮肤疾病和光老化的风险。


消费者委员会

消费者委员会于 1974 年成立,一直带领本港消费权益的发展。本会倡议保障消费者的条例和良好营商手法,促进安全、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为消费者调停纠纷,并透过教育和发布产品及服务资讯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可持续消费 - 如何轻松实践绿色生活

透过工作坊让参加者了解气候变化与过度消费的关系,并分享家庭实践可持续消费的贴士∘


香港仔坊会

香港仔坊会成立于 1950 年,一直竭诚为南区居民服务。本会辖下现设有 29 个服务单位及提供多个专项服务及计划,服务不同群体的需要。


穿梭老年时空

本工作坊旨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老年生活的挑战,增强对长者的同理心。通过了解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包括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我们希望促进代际理解,减少由于这些变化引发的冲突。


协康会

协康会创立于 1963 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儿童教育及康复机构之一,致力帮助不同能力的儿童及青年尽展潜能,提升家庭能量,共同缔造平等融和的社会。


亲子艺术-共绘家庭新人口

透过非语言的共同创作,培养亲子间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加强情感连结,帮助家庭在面对人口变化挑战时,增进彼此理解与支持,促进代际之间的和谐。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

国际社会服务社于 1924 年创立,于 1958 年在本港设立代表办事处,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现正提供多类型的社会服务,包括家庭、儿童及青少年、长者及移居人士等。


人人走进艺术的门口

本工作坊旨在透过酒精墨水艺术促进亲子沟通与理解,以加强家庭之间的情感联系,帮助应对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带来的挑战。透过合作创作,参与者能在艺术中探索代际关系,并提升包容性,以应对家庭结构的变化。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前身为「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中心」,是大埔浸信会于 2003 年中在自置的教育楼中设立,于 2010 年 1 月因应机构发展和架构重整而成立了本处。我们有三大服务重点:地区综合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会以非牟利自负盈亏的方法运作,目的是「以实践基督的吩咐去服侍邻舍,尽力满足大埔区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要」。


家艺人口传承

透过 3D 笔,亲子一起创作属于自己家庭独一无二的姓名牌,激发亲子间的想像及创作力,有助增强亲子关系和包容接纳,以回应人口变化和家庭结构改变的挑战。


香港小童群益会

香港小童群益会创立于 1936 年,属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儿童服务机构之一。本着 「培育新一代·携手创未来」的宗旨,本会一直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均衡发展及推动营造有利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人口共融理想家

本工作坊旨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正面互动,特别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是次活动透过绘本分享,鼓励家庭共同创作「理想家」手工,从而增强亲子关系和包容感,回应人口变化和家庭结构改变的挑战。